1982年世界杯外围赛亚太区预选赛,中国队相继击败朝鲜、沙特、科威特等亚洲劲旅,距离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只有半步之遥,极大的激发了国内的足球热情,而当时中国国家队的队长,就是迟尚斌。
当时国内踢球的运动员数量之多,连普通的厂矿企业都能随便拉出一支球队来,部队球队的待遇相对于地方队要好一些,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自然成了球员的首选,而迟尚斌能在大连数以万计的足球少年中脱颖而出,进入专业队甚至国家队,绝对是凭借自己的实力。那个年代没有送礼一说,地方足协的人到北京找中国足协办理公务,连地方土特产都不用带,工作简洁高效。
迟尚斌最让人称道的是他的身体素质,在一次和国外球队交手之后,外国教练评价:迟是中国国家队中唯一达到欧洲球员身体条件,可以和欧洲球员进行身体对抗的队员。迟尚斌可以打多个位置,从后场到中前场,十足的万金油,如果从后来的球员中寻找和他相似的,山东队的王东宁和迟尚斌有很多共通之处。
和运动员时期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迟尚斌的教练生涯无疑更加精彩。大连万达队55场不拜,让他成为甲A联赛最成功的教练,这个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而他的***众多,在日本大阪钢巴俱乐部青年队执教期间,还获得过日本全国青年联赛冠军,里面有个小孩,后来成为日本国脚,还进入英超球队效力多年,这个小孩叫稻本润一。
悟空独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以上仅为一家之言,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迟尚斌是可以打前卫/后卫多个位置的队长,与现在的国足众人不在一个量级上。若把现在男足的众前卫、后卫拿去做比较的话,应该差了两个量级以上。
现有球员唯一超过他们那代人的是工资收入,他们当年国家级运动健将工资按级别分类是:49.5、57.4、69.0元 三档,另外每天有0.7元的伙食津贴,大概自己加2毛钱够全天吃饭的了。
不评论个人球技只说迟尚斌他们那一时代的足球运动员都是拼命,血水染透绷带不下火线,不为个人声誉更没有钱!只为国家为中国足球而战。改革开放什么行业都进步唯独足球是大踏步后退,跟世界接轨,收入接轨,球技鬼接收。效益(成绩)和个人不挂钩,成为亚洲三流球队,各俱乐部的球员薪水却闻名世界了。
那时候的足球运动员是有技术、有头脑、有战术、有配合的有爱国精神的好球员!现在的这些不叫球员,是一帮既没技术也没有战术更谈不上有什么配合,说白了,就是一帮乌合之众组成的,叫混子!
在中国足球历史上,迟尚斌是一位名声响亮的传奇人物。作为教练,带领大连万达创下联赛55场不败的彪炳战绩,并连续两次荣膺最佳教练金牌奖,被誉为辽宁足球教父。
球员时代的迟尚斌是中国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其生涯共为国家队效力13年,担任队长之职5年之久。代表国家队到过40多个国家,出战300余场比赛,打进200余粒进球,并先后参加过两届亚洲杯和三届亚运会,以及一次世界杯和一次奥运会预选赛,是苏永舜时代的绝对主力,他与李富胜、容志行和古广明为核心的中国男足国家队,曾经是一代球迷最为美好的记忆。
出生于1949年的迟尚斌,身高1.79米,身体强壮,传球准确,射门力量大,脚下和头上功夫都极为出色,司职过前锋、前卫和中后卫等多个位置,是中国足球史上技术最为全面的球员之一。1982年世界杯亚太区预选赛,迟尚斌身为队长司职中后卫,带领国家队队友奋力拼杀,先后战胜多支亚洲劲旅,距出线仅半步之遥,点燃了国人对进军世界杯的希望之火,激起了无数球迷对中国足球的热爱之情。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之一,迟尚斌、容志行等为代表的中国足球,是史上技术最好最具观赏性的足球之一,中国足球在那个时代虽然没能实现世界杯梦想,但在亚洲绝对是一支特点鲜明,实力强劲的一流强队。
为何对日本球队而言,恒大是日本球队的克星!上港是日本球队的救星?关于这个问题本人并不这样认为这只是一面之词,因为有以下原因!
(1)对于亚冠而言根本不存在什么克星与救星,足球从来都是以实力说话!能走到最后的肯定是实力最强的球队。
(2)在中超联赛目前广州恒大依然是最强的球队,淘汰鹿岛鹿角虽然结果满意但是过程同样艰难!
(3)上海上港在中超属于一流球队,但是和广州恒大仍然有差距!这样就和日本球队的差距要更大一些。
(4)广州恒大接下来还要挑战日本球队浦和红钻,不管结果怎么样说此话还为时过早!因为作为国内联赛的领头羊和日本球队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还有差距。
(5)不管广州恒大或者上海上港和日本球队有怎样的结果,都不能否认中日足球的差距!广州恒大虽然战胜了鹿岛鹿角但代表不了中国足球的实际水平。
综上所述只因上港和恒大的实力不同,所以在亚冠对阵日本球队所取得的结果也不同!而国内联赛以及球队普遍以外援打天下,这样的情况有有多少代表性和参考性!即使赢了日本球队,也掩盖不了国内球员以及联赛的落后。以广州恒大的投入以及外员和国内球员的水平实力,战胜日本球队也不足为奇!而更应该看到的是日本球队本国球员的实力与能力。
我们可以从数据上来解析,为什么广州恒大是日本球队的克星,而上海上港是日本球队的救星。
首先我们来看看广州恒大的,恒大参加亚冠的七年时间里从来没有被日本球队淘汰过,一共7次踩着日本球队晋级,分别是:
2012年1/8决赛总比分1-0东京FC晋级2024;
2013年半决赛总比分8-1柏太阳神晋级;
2014年1/8决赛总比分5-2大阪樱花晋级;
2015年1/4决赛总比分4-2柏太阳神晋级;
2015年半决赛总比分2-1大阪钢巴晋级;
2017年1/8决赛总比分2-2鹿岛鹿角,凭借客场进球晋级;
2019年1/4决赛总比分1-1鹿岛鹿角,凭借客场进球晋级。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恒大绝对是日本球队的克星,日本球队在面对恒大的时候,全部都被淘汰出局,所以在今年亚冠即将进行的半决赛,恒大对阵同样是日本球队的浦和红钻,恒大拥有绝对优势。
恒大足球俱乐部的球员是中国国家队配置,再加上强力外援,其真实实力可以说超过中国国家队足球队的水平。而上海上港这次有两个外援停赛和伤停没有参加比赛,加上国内球员水平实力不是很强,客场与日本俱乐部能够打平已经不容易了。
无论救星还是克星,就像曾今的恐韩症一样都是人为创造的概念,并不具有必然的一贯性。实际上港未尝败绩的淘汰是伤病累积外加板凳深度不足的技不如人,整场比赛踢得拧巴。相对日本球队传接小技术上上港差距不小,而这背后是青训体系有待升级换代的选才理念的落伍:脑子比脚快。如果不是外援在努力的维持双方平衡,其实就等于完败。日本的克星恒大并没有胜利字眼那么耀眼。如果不是外援的超群,和最后众志成城的死守,技术上的劣势就会转化成被淘汰的败局。这在国家队更见一斑。中日球员职业素养的云泥之别是两国足球的另一个缩影。曾今的恒大外援迪亚曼蒂称赞日韩球员的自律和职业精神却无视了中国球员的存在,想来不是无心之举。中国球员大肚腩和生活习惯的业余已成了每每足球成绩不行球迷奋起吐槽屡试不爽的迁怒对象。有限的愈老愈成精诸如郑智汪嵩成了中国足球球迷少有的膜拜偶像,而这不过是职业球员的本分而已。
吊诡的是技不如人的另一面却是球员薪资的压倒性胜利。畸形的高薪低能让年轻人不用太拼命就能衣食无忧,而这样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球员一入国际赛场就立刻被打回原形,惨不忍睹。
青训体系,薪资体系,似乎毫不相关的教育体系 ,背后都有一个孱弱的价值观--短视而急功近利。而不是把足球作为乐此不疲的人生爱好,乐在其中的人生目标。
这样看来,教育才是中日足球差距的根源!
理论上来说,恒大晋级的希望已经不大。但足球是圆的,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只是落后2球而已,上赛季欧冠,曼联主场0:2落后,都能以残阵客场逆转大巴黎晋级!
没有客场进球,意味着恒大主场至少需要3球才能有望晋级。这是恒大晋级路上的硬伤。二回合制的比赛,恒大没能在客场踢出血性和攻击欲望,获得1个客场进球,是一种战术上的失策。
更让人不敢看好恒大的,是首回合比赛里,恒大的整体状态,实在太过于低迷。
很难想象,阵容齐整的恒大,会在面对最近10场不胜,几乎要为联赛保级而战的浦和红钻时,踢得如此狼狈,整场被对手苦苦压制,几无还手之力!
中场毫无存在感,3大攻击手在前场机会寥寥,全场比赛里,恒大只获得了5次射门!这样的恒大,回到主场,可以说唯一的期待,就是不要主场被血虐了。
但要说首回合的恒大,就是他们本来的实力和水平,没人会相信。
所以,求变,敢于放手一搏,才是恒大晋级的最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