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汉诺威96马格德堡数据分析,德国汉诺威马

tamoadmin 赛事赛况 2024-09-06 11 0

东德与西德在合并时,经济实力等相比差距大吗?

这个差距无疑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知道西德全名“联邦德国”,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控制的德国地区所建立的政权,是资本主义国家2024;而东德叫做德意志民主德国,是苏联控制的德国区域建立的国家,是个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对比资本主义国家,也就是说东德对比西德的差距,类似如今社会主义北朝鲜对比资本主义南朝鲜的差距吧,很多人应该明白了的。

那具体差多大呢?

汉诺威96马格德堡数据分析,德国汉诺威马

根据当时的统计计算,东德有10.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600万的人口,人均GDP为11873美元;作为对比,西德拥有3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近8000万,更为恐怖的是人均GDP居然达到了39710美元,所以当时的东德人费劲一切心思都想跑到西德去。要知道直到去年,我国的人均GDP不过是8280.9美元,德国则是41267美元。

当然了,究其原因为什么东西德差距会这么大,除了实际上由于西德面积大,拥有更丰富发自然资源以外。是当时苏联对统治区东德和英美法对统治区西德完全不一样的政策所造成的。苏联在当时不仅以战胜国姿态几乎搬空了东德的工业产业,还要求他们赔偿巨额的战争损失费,这种打击对于东德来说无疑“釜底抽薪”(据说苏联搬运东德的工业设备搬了整整三年)。

而英美法则是太善良了,他们不仅免除了德国大半的赔偿,还倾力的资助他们,就跟后来资助日本和韩国一样,这使得西德的工业有了充足的发展,自然就越发强大富有了。

果然是战争一时爽,受苦是后人,想想当年东德人在苏联人的逼迫下拆自己工厂的心情吧。

前几个评论说的差不多了,我说说为什么会成这样。

先是苏联搬空东德工业,但东德发展很快就恢复到战前并一度比西德高,但之后就迅速落后并被吞并。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产业分工和市场局限。

东德和西德的发展模式其实是一样的,美国的马歇尔计划通过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扶持了西德,苏联的经互会扶持了东德。但问题在于北约的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本来就远比华约强的多的多,而且北约继承了英法殖民体系解体形成的自由市场,通过美国用金融霸气和世界分工直接获取利润。

而华约内部处于一个封闭小市场,技术有缺陷,资本不够雄厚,本来就比不过北约。只能通过集中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行成与北约的不对称均衡。

而且美国八十年代推行gdp计算经济的指标,这有利于以金融资本为主的国家。可华约国家仍然没有货币化,经互会玩的还是以物换物,gdp计算上就极度吃亏,不能完全体现经济水平。所以从实际体量上,以及被阴上,就会觉得东德经济不好。

结果就是苏联自己经济撑不住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经济格局就不行了,整个东欧集团也就不行了。可东德人民不懂这些,以为是制度不行,特别是西柏林看似繁华的生活欺骗了他们。

相差巨大,而且至今为止依然有明显的差距。

1989年,东德依然是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发达的国家,东德1989年人均GDP为11873美元,位居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榜首。然而就算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优等生东德,按东西德马克的官方汇率计算,其人均GDP也只有西德的一半,并且这其中还有水分。实际上,1989年西德人均GDP是东德的三倍。这就是最直观的差距。

1991年两德统一,德国东部5州的人均gdp是9600美元、德国西部人均gdp是2.5万美元。直到现在,原东德的大部分地区人均GDP也只有3万美元左右,而德国整体的人均GDP超过了45000美元。在汉堡和不来梅,人均GDP超过73000美元。

在八十年代,东德的生活水平大概在世界上能排到三四十位,而且因为是社会主义,所以人人都有工作住房,贫富差距也不大。这是东西两德能够统一的基础,因为他们的差距并没有大到不可逆转的地步。两德统一后人人平等,默克尔以前是东德的大学教授,现在不照样当总理。

在德国呆过一段时间,去过挺多地方,感觉西德和东德的差别是挺大。先上两张图。

第一张图可以看到,西德地区的中小城市群较为繁荣(橙色),而东德地区的中小城市则成片萎缩(蓝色)。

西德人口超过80万的大城市只有3个:汉堡180万,慕尼黑147万,科隆108万。

人口在50-100万之间的中等城市有:法兰克福75万、斯图亚特63万、杜塞尔多夫62万、多特蒙德59万、埃森58万、不莱梅市57万、汉诺威54万、纽伦堡52万。

人口20-50万的小城市有:伍珀塔尔、比勒费尔德、波恩、杜伊斯堡、波鸿、吕贝克、奥伯豪森、明斯特、美因茨、卡尔斯鲁厄、曼海姆、门兴格拉德巴赫、布伦瑞克、基尔亚琛、威斯巴登、盖尔森基兴、弗莱堡、克雷菲尔德等。

西德这些密集而发达的中小城市共同构成了绵延的都市区:

北部是汉堡+不莱梅+汉诺威都市绵延区,西部是科隆-波恩+鲁尔都市绵延区,中部是法兰克福-美因茨-威斯巴登+曼海姆都市绵延区,并与南部的慕尼黑-斯图加特都市区连成一片。

东德则是一城独大的特点明显。第一大城市柏林人口375万,遥遥领先。

东德的工业水平也不差,只是西德发展太好,以及苏联衰落导致与之配套的东德经济出现问题。还有一个要点是东德始终没有货币化,在gdp计算上就极为吃亏,搞的好像苏东集团经济整体不好一样。而导致东德经济彻底崩溃恰恰是因为东德被西德吞并,东德货币一夜不值钱,所有产业也不值钱,被西德直接投入资本吞并并消灭。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东德人民手中的钱不再值钱,可以说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如果没有西德假惺惺的扶持,结果看看苏东集团其他国家就知道了。而且整个东德的教育系统和政府系统被西德全部清洗了一遍,所有官员科学家等等精英分子被全部清除出局。最搞笑的是主持两德统一的东德民主政党也被清洗,导致东德技术人才被直接搞成无产阶级,不能翻身。

二战英国对德国的地毯式轰炸效果如何?

英美对德国的轰炸加速了纳粹灭亡的进程无可非议,但是轰炸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亡,并給文化,古迹,科研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德累斯顿大轰炸简直把此地变成了人间地狱,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科研场所,名胜古迹,工业设备,全部毁于这次大轰炸,在此我只能说原世界永无战争,打倒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41万德国平民被盟军空袭炸死。从1944年7月到1945年1月,平均每月有13536人死亡。仅在汉堡,就有大约49000名平民被盟军的轰炸炸死,在柏林,大约有35000名平民被炸死。在1945年2月1日至14日夜间发生的一次袭击中,超过20000名平民在德累斯顿丧生。但不仅城市成为盟军战略轰炸的受害者。


在1945年5月的一次夜间袭击中,中型城镇诺德豪斯失去了大约20 %的人口,普福哲姆损失了22 %。许多城市、中等城镇和小城镇是皇家空军和美国空军的目标,其中包括卡尔斯鲁厄、斯图加特、埃森、不来梅、威廉港、埃姆登、杜伊斯堡、汉堡、萨尔布吕肯、杜塞尔多夫、奥斯纳布吕克、美因茨、吕贝克、明斯特、卡塞尔、科隆、施魏因福、耶拿、达姆施塔特、克雷费尔德、莱比锡、德累斯顿、布伦瑞克、慕尼黑、马格德堡。

即使是小村庄也没有理由感到安全。他们也遭到袭击,或者是偶然的,作为另一个目标的替代者,或者是因为当地的工业,比如位于汉诺威以东约30公里的多尔伯根村的一家炼油厂德国加索林股份公司,该厂只有约1400名工人。

在汉诺威,1943年10月8日至9日的夜间空袭,将近25万人失去了他们的住所。在那段时间里,柏林大约有400000无家可归者,仅仅几个月后,1944年3月,他们就有将近150万无家可归者。此外,许多人间接受到盟军空袭的影响。盟军轰炸机中队在前往目标的途中穿越了许多城镇,引起空中警报,人们半夜起床,前往掩体或地下室。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以观看附近另一个城市或城镇的袭击。其他城镇和村庄为撤离者提供住宿。战争结束时,仅在西德,就有大约400万到500万人仍然住在疏散所。

人们倾向于认为这样一场全面的轰炸行动可能会对敌人的平民人口产生最具破坏性的影响。最终,通过摧毁生产工厂或对其劳动力产生负面的身体和心理影响,可以对工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内乱将导致内乱和反对纳粹政权的公众起义。至少这是盟军所希望的。
然而,直到战争的最后一年,盟军的进攻对德国的生产没有重大影响。德国工业出人意料地通过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来抵消一些工厂的破坏。尽管如此,德国工人还是在轰炸中受苦,他们食物品质下降,并且短缺。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盟军的空袭对民众对战争和纳粹政权的态度没有影响。实际上,除了工业生产的减少,盟军突袭的公开目标是削弱民众的士气,动摇纳粹政权的基础。尽管德国领导人同样期待由空战引起的公众骚乱和叛乱,但这从未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