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九州向日葵🌻刚刚今年升到日乙,球队底蕴球队社交关系都不够,日本是一个很讲论资排辈的地方,学长可以任意殴打学弟,学弟见到学长都要鞠躬,你一个新来的球队想在日本乙级联赛一步登天,恐怕其他二十多个学长会很不买账吧
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日本将国内按6个地域划分的镇台改为师团,番号为第一至第六,同时又成立了近卫师团。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又成立了第七至十八师团,日军占领朝鲜之后又成立了第十九、二十两个师团。1925年日本进行裁军,将第13、14、17、18四个师团裁掉了。到全面抗战爆发前,日军的17个常设师团被称为甲种师团,甲种师团的番号为第1—12、15、16、19、20及近卫师团。战争初期,日军的甲种师团采用2旅团4联队制,即师团下辖2个步兵旅团,每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除此之外,日军的每个师团还配属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一个工程兵联队,其总人数在25000—28000人。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先后有105个师团投入中国战争,在中国156名师团长中有115人被列为重要战犯名单。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从四单位制变成了三单位制,从中抽出一个步兵联队组建成新的师团。三单位师团被分为甲、乙两种师团。其中甲种师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总人数约18000—21000;乙种师团同样下辖三个步兵联队、6个炮兵中队、一个工程兵联队(只有两个中队),总人数约12000—14000.太平洋战争之后,日军的兵源开始枯竭。日军开始在独立混成旅的基础上扩充为新的师团,这种师团被称为丙种师团。这种师团下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直接下辖4个步兵大队,总人数为12000—13000人。到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争节节失利,日军不得不从中国战争抽调兵力支援太平洋。为了弥补中国战争的兵力,日军从独立步兵旅团和独立混成旅团中抽调一部分兵力组成新师团,这种师团被称为丁种师团。如第115、117、118、129等师团都是丁种师团。丁种师团的编制和人数和兵种师团产不多,只是轻重机枪、掷弹筒以及火炮方面明显少于丙种师团。
日军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来排列日军的战斗力,战斗力强悍的当然是甲种师团,战斗力最差的当然是丙种师团啦!
二战时期日军的师团共分为四等,即甲级作战师团(甲级师团)、乙级支援作战师团(乙级师团)、丙级后备作战师团(丙级师团)、丁级治安师团(丁级师团),所谓的甲种师团正确称谓应为“甲级师团”,它一般是装备、编制、战力较为强大的主力部队,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甲级师团”包括但不等于日本最早的17个“常备师团”。
1942年之前的日军甲级师团,为两旅团四步兵联队的“四单位”编制,同时师团直辖骑兵、炮兵、工兵和辎重兵各一个联队,计八个联队番号,兵力可达25000至28000余人,战时如果加上临时配属的部队,总兵力高达30000人以上。
1942年以后随着太平洋战场的不断紧张,日军兵力严重不足,同时在侵华战争初期四单位师团作战指挥不够灵活的缺点也暴露出来,于是日军将所有师团更改为“三单位”编制,即师团不再下设旅团,而是成立由“步兵团长”(步兵指挥官)直接掌握的三个步兵联队,师团直辖骑、炮、工、辎等特种部队,平均兵力约14000余人。
这时日军甲级师团的标志是炮兵的配属,即甲级师团仍然拥有一个山炮或野战炮兵联队,另辖骑兵联队、工兵联队和辎重兵联队,共七个联队番号,兵力可达18000人,战时加上配属部队总兵力突破20000人。而其他非甲级师团只辖炮兵大队和骑兵大队,进攻火力大打折扣。
1942年以后新增甲级师团,是日军大本营根据各师团四年多的作战历程和结果来选定的,番号没有规律,比如第22、第27、第104、第116等原来的乙级师团和特设师团,也可以被升格为“甲级师团”,选定后增加兵员和装备,尤其是火炮数量。
在抗日战争历史上,传说中甲级师团里战斗力最差的是17个常备师团之一的第四师团,根据兵源地亦称“大阪师团”,由于日本大阪地区商业气氛较浓,所以日军内部称其为“坏商人师团”,其实是不准确的,第四师团曾经在第11军编成内参加华中地区作战,战斗力并不很弱,毕竟是日军的老牌师团。
评估起来,日寇甲级师团在二战中表现最差的应该是第一师团,兵源地东京,代号“玉兵团”。作为近卫师团之外的第1个常备师团,该部队下级军官和部分士兵发起了“二二六兵变”,被镇压后调往东北驻防,由于发动兵变遭到***不喜,这个师团不仅在人事上遭到清洗,日军大本营对它的装备和补给也不太尽心,如此一个历史较久的常备师团,居然只在东北欺负抗联,在关内激烈的战场上并没有出现它的身影,一直算关东军的看家部队。
二战日本甲种师团(常备师团)基本兵力为下辖2个旅团,另有工、骑、炮、辎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齐装满员的常备主力师团总兵力可达24000-28000人。
以侵华日军第3师团为例,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每个步兵联队下辖3个大队加1个炮兵中队加一个速射炮中队。重武器配备方面,每个步兵大队直属的步炮兵中队配属2门步兵炮,一个步兵联队下属3个大队共计6门。
日军的步兵大队装备步兵炮2门、重机枪8挺、轻机枪36挺、掷弹筒36具、步枪600多支。所以总结起来就是,这些步兵部队就装备共计24门步兵炮、96挺重机枪、432挺轻机枪、432具掷弹筒。
再把联队直属的步兵炮中队和速射炮中队的重武器算上,4个步兵联队共有16门山炮、16门反坦克炮和24门步兵炮、96挺重机枪、432挺轻机枪、432具掷弹筒,步枪近万支。同时师团还配备野战炮兵联队,每个大队各装备12门野炮,有些师团会换装一个榴弹炮大队。
同时日军常备师团的技战术水平相比其他部队也较高,再配上如此的火力基本不是当时抗日正面战场上的中国军队可以对抗的,然而缺乏装甲兵与重火力的常备师团在面对美军同样规模的部队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