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就是:当时的奥匈帝国的王子携夫人前往波斯尼亚(当时已被奥匈帝国控制)访问。几个波斯尼亚的塞族青年学生不满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的控制,于是决定乘机暗杀来访的奥国王子。他们经塞尔维亚进入波斯尼亚,他们还得到了塞尔维亚政府的帮助。在奥国王子开始对波斯尼亚进行访问时于首都萨拉热窝将他和夫人一并暗杀。这个事件发生后参与行动的人有的当场被捕然后投入监狱,有的逃脱前往黑山。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引起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后德国又加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逐渐另一些欧洲列强都加入战争。这就变成了史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萨拉热窝事件的前应后果弄清楚,基本上能了解欧洲大陆一战前百八十年的历史了。
关于萨拉热窝事件,可以参考其他比较专业的介绍比如***。那些讲的很专业也很详细。
在这里2024我只是多啰嗦几句。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能孤立的去看,之所以绝大多数历史书将这个事件定性为“一战导火索”其实已经很明白了。
之前造火药,做炸弹已经做了很久了,最后给他插了一根引线,又被一个叫做普林西普的年轻人给点燃了而已。
典型的蝴蝶效应,一个支离破碎的民族,生存于多个大国博弈的名利场,处在地缘政治瓶颈煎熬的十字路口,没有属于自己的祖国,没有民族的尊重,一群热血澎湃的青年,为了建立属于东正教信仰的国家,进行了一次石破天惊的暴力恐怖袭击,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到访,带来天赐良机,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扣动扳机的瞬间,必然定格历史的舞台。奥匈帝国愤怒了,必须用武力惩罚塞尔维亚人的暴戾 ,必须要让波西尼亚承担严重的后果。德意志普鲁士帝国国王威廉二世 ,在国会发表演讲:德意志民众的尊严与日耳曼兄弟高度一致 ,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不能受到伤害和挑衅。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仿佛看到从新成为欧洲宪兵的机会,帮助东斯拉夫小兄弟责无旁贷。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沸腾了,普法战争失败的屈辱是应当雪耻了。老牌帝国的海外殖民地利益受到新兴工业帝国严重的威胁,大英帝国绝对不能容忍德国人对世界秩序的挑战。从伦敦到亚得里亚海,从莱茵河畔到巴尔干,整个欧洲笼罩着战争的硝烟,多米诺骨牌效应弥漫着,从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大军事帝国集团的战争序幕开始了。
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瓦尔特曾经保卫过的城市,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在此被刺杀,称“萨拉热窝事件”,由此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尔干地区处于亚非欧三洲要冲,临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爱琴海航道,战略位置重要,是列强们争夺的热点地区,又有巴尔干火药桶之称。
事件背景。巴尔干地区本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塞尔维亚脱离其掌控,建立王国。而相邻的波黑此时属奥匈帝国控制区,急欲摆脱奥匈帝国,与同为南斯拉夫族系的塞尔维亚合并,这引起了奥匈帝国的极大不安。
为了保持自身在巴尔干的利益,奥匈帝国企图推翻塞尔维亚,这一想法得到了德国的支持。于是奥匈帝国准备于1914年6月28日,在临近塞尔维亚的萨拉热窝,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假想敌是塞尔维亚,而这一天正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含有侮辱意味。
这极大的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由此“黑手社”和“青年波斯尼亚”这两个激进民族组织秘密筹划刺杀行动,28日当天,一名叫普林西普的组织成员,成功的刺杀斐迪南夫妇。
就是这样一个事件,何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呢?仇恨不是一天结下的,此前的欧洲由于列强对利益的争夺,已经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
当时的欧洲存在几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塞尔维亚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在20世纪初已经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尤其是俄罗斯势力向巴尔干半岛的不断扩张,给了塞尔维亚包括保加利亚种族一个更充分的表达自己民族意愿的机会。为了震慑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奥匈帝国决定于1914年6月28日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斐迪南大公夫妇则是这次演习的总检察官,而这次演习在斯拉夫人眼中是***裸的羞辱。因此在斐迪南夫妇巡游的路线,即埃皮奎大街围观的人群中埋伏了六位塞尔维亚刺客。当车队到达第一个杀手的埋伏地后,刺客投掷了一枚手雷。但手雷击中了车篷弹开爆炸,大公夫妇并未受伤,他们的司机加速将车开离现场。而在场的另外三名杀手因胆怯没有动手。车队通过大桥的时候遇到了第五名刺客,因为人群拥挤也未能行刺成功。但由于在弗兰茨·约瑟夫大街的拐角处,由于记错了路线,载有斐迪南夫妇的车子调头打算往回走。但就这时候第六名刺客——塞尔维亚黑手会成员普林西普。普林西普与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开了两枪,一枪击中大公脖子,另一枪击中夫人索菲的肚子。两人并未当场死亡,大公还一直在安慰受伤的妻子,索菲则说自己还有孩子她不能死。后来两人因伤势过重相继去世。该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