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举人、进士都是科举制度下的产物。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按照考试流程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由县、府主持考试,通过之后称:生员、秀才。秀才可以免除部分杂税,国家给予一定的膳食补助。秀才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见当地父母官可不跪。
乡试由省级主持考试,秀才方可参加,合格者称举人。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举人享有免除赋税徭役的待遇。而且举人可以入仕做官。可授九品官职,比如知县。
会试由当朝礼部组织会考,考中者,称贡士。贡士就厉害了,考中贡士就有资格参加殿试。但贡士不授官。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者称进士,分三甲,一甲三名,就是大家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进士皆出仕为官,多入为翰林官。
从隋朝开始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科举制度到明清时期,已经非常成熟。秀才,举人,进士就是明清时期对于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的称谓。
一,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分四级: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二,秀才的待遇
秀才的待遇经济上的比较少,主要是荣誉身份上的,且不能出仕做官。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二, 举人的待遇
举人的待遇和秀才不可同日而语,待遇差别很大。
首先,考中举人,相当于一只脚踏入官场大门。举人是可以出仕当官的,运气好可以做个知县!
其次,举人的免赋税免徭役,是全家的。所以考中举人,会有很多附近的小农举家投靠,纳土献粮,为的就是逃避酷刻的官粮官役。
再次,举人是地方士绅最重要的群体,在地方一般都是有权有势有实力,举人见知县,是同等级的会见,与秀才的口称“学生”的拜见不同。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郭小凤
状元是科举考试中进士考试的第一名。清代进士考试三年举行一次,从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止,258年间共开科112次,取状元114名(顺治九年与顺治十二年的两科,满、汉分榜各取2名)。这些状元们“身经百战”,过五关斩六将,夺得大魁,个个都是传奇人物,不那么简单。但是其中有一位因为籍贯而夺魁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王杰,来自陕西韩城。
(王杰)
王杰是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年)科状元。与王杰同场竞争的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赵翼,赵翼当时一心想要夺魁,在考试时甚至改变字体和文风,经过重重选拔到了乾隆帝面前。但是由于当时的舆论直指军机处,认为前三甲早被内定,此话被乾隆帝听到。恰巧当年会试前三甲中的赵翼和另外一位胡高望都是军机处人员,为了避嫌以及庆祝西北大捷,乾隆帝钦点当时的第三名、籍贯在陕西的王杰成为新科状元。
(王杰)
考上状元后,王杰就担任翰林院修撰之职,后屡屡升迁,乾隆五十二年正月入阁为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嘉庆五年继和珅后为内阁首辅,嘉庆八年,79岁高龄辞官还乡。王杰做官期间,在中枢机构任职十余年,与著名贪官和珅同朝为官,但他是朝堂上少数不畏惧和珅权势的人,曾多次当着乾隆和群臣的面通斥和珅奸诈贪婪的本性。乾隆逝世后,嘉庆帝决定审判和珅,但迫于内外压力,竟无人愿意担任主审,这是王杰挺身而出,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按照和珅所犯事实,判处***,并没收财产。满朝文武面对如此审判结果瞠目结舌,和珅家产没收后,“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民谣响遍京城。
王杰登上仕途之始就碰了好运,加之他为人正直稳重,从此青云直上,数十年受宠不衰,官直做到兵部尚书、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位极人臣,还两次挂像于紫光阁。嘉庆曾赐其御制诗,诗中写道“直到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清一代陕西第一名臣”可谓是名不虚传。
清朝仍然沿袭旧制,开科取士,学而优则仕。通过乡试、省试、殿试之后,由秀才,举人到进士及第,这样就可以跳出“农门”,挤身仕林了。进士的第一二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又叫状元,榜元,解元,从秀才到状元,那真个是千锤百炼,九死一生。状元也称“天子门生”,意为要皇帝御批钦点,一锤定音。文章要立意,主题,思路,格式,语言文字,书法,卷面等都无可挑剔,经皇帝点头后便是状元了,乡下人说,那是他家祖坟开拆了(一笑)。
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场,钦点状元114位。每一个人都有他的过人之处,并且出过唯一的女状元。状元们的故事也很多,我只想说一说出生于湖南衡阳市衡山县的状元彭浚。
彭浚(1769至1833),字映旌,号宝臣,嘉庆十年(1805)考中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内阁侍读学士,太仆寺少卿,顺天府丞。彭浚是嘉庆朝的状元,又被任命为道光帝(做储君时)的老师,故而有“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之说。
彭浚是岳麓书院院长罗典的学生,与严如煜、贺长龄、陶澍是同窗。彭浚从小聪慧,机智过人。嘉庆十年中状元后,名声大噪,因彭浚就读于岳麓书院,而书院的门联又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甚”。那些外省的京官心里不服,就借机讽刺他。有左相途经衡阳之来雁塔,便问一过路老人(老者耳聋):请对我一联“宝塔尖尖,四方八棱七层”,老人不假思索,挥手而去。左相以此讥笑状元,彭浚慢条斯理地答道,老人早已答出来了。那左相一脸懵逼,彭浚笑道:手掌圆圆,五指三长两短,工整得很。左相无言以对,彭浚以自己的机智,为湖南人民长了脸。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就一一述说了。
前清状元张之万,河北南皮人,道光二十七年的(1847年)状元,画家,书法家,清末重臣。
你没看错,是张之万,张之洞是他的弟弟,虽然比他名气大,但殿试时只是中了探花。
所以有先有张之万,然后有张之洞的说法。
张之万身兼吏部、刑部、工部、户部、兵部五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会典馆正总裁,加太子太保衔,赏双眼花翎赐用紫缰,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北伐,一路上势如破竹,直逼京城,张之万临危受命,在静海设防,击败太平军,在连镇一带全歼。
1859年英法联军发动二次***战争,在大沽口受到张之万的强烈抵抗。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咸丰帝于承德病死。同治继位。
怡亲王载垣,户部尚书肃顺等八大臣总摄朝政。张之万向朝廷献计,秘密筹划杀害肃顺等顾命六大臣。
几年后捻军衡行,在曹州高楼寨设伏,击毙僧格林沁。张之万指挥湘军,淮军,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剿灭了捻军。
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左宗棠,袁宫保(袁世凯的父亲)得到张之万的赏识,从此受到重用。
清代状元,凭笔者读史感觉,以下6名是有作为而著名的。1.乾隆陕西人王杰。陕西第一名臣,上书房总师傅(乾隆的师傅)。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总理。2.乾隆苏州人钱棨。他是县试、府试、院试(考秀才三关)、乡试、会试、殿试“六元状元”,中国历史仅两人,凭这点凤毛麟角。3.嘉庆浙江湖州人姚文田,历任河南、广东、江苏三省学政。在江苏学政任内,在两江总督左中堂资助下,创办南菁书院。著作等身,《说文解字考异》最具价值。4.咸丰江苏常熟翁同龢,官至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最大闪光点是同治、光绪两代皇帝老师,支持光绪皇帝维新变法。5.咸丰安徽孙家鼐,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历任工、户、吏、刑尚书,任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相当百年老校北京大学首任校长。6.光绪江苏南通人张謇,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实业家,主张实业救国。他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创纺织高等教育。他还创办上海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