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徽历史,1991贝尔格莱德红星队

tamoadmin 热点聚焦 2024-04-28 28 0

党卫军是什么意思?

德国党卫军,英文简称SS,是德国纳粹党用于执行治安任务的一支部队,权限高于警察而低于军队。成立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希特勒成立的。后来发展相当于德国的军统这样的组织。主要任务是对纳粹党内部监控,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等。

后来随着党卫军的首领希姆莱担任国家内政部长之后,党卫军实力更进一步的扩张,而此时的党卫军摇身一变成为了德国国家性质的治安团队。进一步发展成为谍报,监视,收容以及审讯的组织单位。而后我们对党卫军更加熟知是因为党卫军对于犹太人的迫害而闻名。

党卫军核心成员都是由德国人担任,其他的大部分人都是外籍人员,比如乌克兰,法国,波兰,匈牙利,荷兰等30多个欧洲亚洲国家,这些成员初期加入都是收到希特勒的影响,以崇拜保护希特勒为荣。党卫军名义上的领袖是希姆莱,但实际上控制着党卫军的是希特勒,而党卫军巅峰时期几乎控制着德国除军队之外,所有的执法机构。而纳粹几乎所有的大事件都有党卫军的参与。而党卫军中的武装党委队,可以说是20世纪最有名最精锐的作战部队,直接受希特勒领导。

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徽历史,1991贝尔格莱德红星队

当时基本上所有的德国军队,警察中的中高层军官都在党卫军内部有职位,而当时想要在政界或者军界有所成就也必须加入纳粹党必须加入党卫军。而党卫军的体系划分也是非常之精细。

党卫军就是希特勒控制德国的重要的臂助。正因为如此,所以党卫军实际上也可以是属于希特勒的个人控制武装。而党卫军基本上渗透了整个德国,也就是说党卫军控制着德国政界,军队,警察,而希特勒控制着党卫军这个大杀器。现在明白为什么当时德国军队等体系对希特勒都疯狂的崇拜了吧。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一下。

纳粹党卫军:战争狂人希特勒的私人邪恶卫队!本文由军武奇兵从另一角度为您揭开精彩的谜底!

193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纳粹党卫军的前身--纳粹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的极少数人开始被逐渐武装起来,这支希特勒的私人打手部队开始逐渐扩充编制,到1939年,一共扩编至四个团。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与容克贵族的国防军抗衡。第二,开始实现希特勒统一世界的疯狂思想。

在吞并奥地利和斯洛伐克之前,这支部队受到了高压的军事训练,他们不仅意志坚定,而且作战勇猛,异常精锐,甚至成员选拔都过于苛刻,低个头、颜值的汉斯直接被党卫队排除在外。他们后来参加了攻击波兰的战争,随即出现了另一个分支,在集中营被称为“死亡之头”的警卫部队。

随着波兰战役结束后,党卫军的建制扩大为旅,后来又扩大为师。到这时这个纯粹的党卫队才被称为武装党卫军。大名鼎鼎的希特勒团第一个扩建为同名师,后来相继组建了著名的武装党卫军德意志帝国师等等,以这几个师为核心,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开始迅速扩充人员编制,成员选拔也开始由最初的“选美大赛”沦落到最后“是人就行”。

以前本人写过了一篇非常详细的武装党卫队等级分支,这里就不再陈述,也就是从纯日耳曼人到应付治安招纳的三教九流人士,共分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就是类似帝国师等精锐的一线作战部队,依次类推。到1944年开始这种疯狂的扩张完全改变了武装党卫队作为精英组织的性质,“北欧人”的身影充斥着整个党卫军组织,甚至巨大的战斗减员开始将治安部队送上前线。然而许多士兵已经开始感觉到他们个人参与的这个组织就等于参与了战争罪,而不会像国防军那样得到有保证的待遇,甚至开始在内部传播德国战败后他们会被囚禁甚至被枪毙的下场。

武装党卫军先后共建立了42个师,3个旅,和一些独立的小部队,其中包括7个装甲师,其余为12个装甲掷弹兵师、6个山地师、11个掷弹兵师、4个骑兵师和一个警察师,而在战争后期组建起来的许多名义上的师大多只有团营级建制。

纳粹之所以能在魏玛共和国中夺得政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拥有了自己的武装,或者说是准军事组织。 在纳粹党的成立初期,希特勒曾经组织过臭名昭著的冲锋队,人数最多时有几十万人之多,为希特勒获得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在希特勒就任为玛共和国总理之后,冲锋队的势力已经严重威胁了他的个人权威,而且冲锋队与国防军的争斗也严重影响了国防军对他这个帝国总理的支持率,所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希特勒决定清洗冲锋队,1934年6月30日,德国发生了著名的长刀之夜事件,大批冲锋队首脑被处决,冲锋队从此退出了纳粹的权力舞台。

而取代冲锋队的就是希特勒的新打手党卫军。

党卫军最早并不是战斗部队,它是一只效忠于希特勒的个人防卫部队,最初只负责元首和***的安保和内部反特。


党卫军名义上的元首是希姆莱,但他实际上的效忠对象只有希特勒本人,著名的盖世太保就属于党卫军的序列之一。

党卫军一开始只负责国内的各种内务,二战爆发以后,希姆莱将党卫军编入了德军序列送上战场,党卫军和德国国防军成为了德国在战场上的两支力量。

在最初党卫军的势力并不大,它们的挑选标准很严。能加入党卫军,基本要通过模特选美大赛。血统不纯的人是不可能进入的(纯正日耳曼人),形象不好的人也是不可能进入的,对纳粹忠诚度不高就更不可能。由于党卫军拥有着疯狂的战斗热情,加上统帅部对他们的优先供给,让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远远好于德国国防军,成为了德军战场上的中流砥柱。盟军阵营内当时有一句调侃——“党卫军是敌人,国防军是友军”,用来讽刺出工不出力的国防军和疯狂的党卫军。



但是在后来,进入1944年以后,随着德国东线战事不断恶化,党卫军的录取标准也越来越低。最初的党卫军是要求身体健壮,血统纯正,战斗素质过硬。而1944年以后,党卫军的入学标准变成了是人就行。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捷克,奥地利,甚至瑞典挪威等各个纳粹的仆从国都加入了党卫军,业务也越来越广,不仅管打仗,还管集中营,侦查,肃反,镇压起义等等,也让党卫军从一支专业化的核心部队变成了一支五花八门,说着各种语言的“国际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也不如以往。

党卫军在纳粹灭亡的前夕,曾经一度达到过95万人的规模,可是那也是党卫军最后的疯狂。

党卫军的口号是“吾之荣耀即忠诚”,而他们从某种意义上也的确做到了这点。柏林之战时,德国上下所有人都明白纳粹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各支德军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厌战情绪。但党卫军还在坚持抵抗,国会大厦战斗打响时,有两千多党卫军负责保护国会大厦,最终他们以师长以下全部阵亡为结局,没有一个人向苏军投降,让苏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希特勒死之后一个月,德国各地追随希特勒***的党卫军成员竟有六万八千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