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在绩效审计中的应用

tamoadmin 球队新闻 2024-04-27 56 0

观察法在绩效审计中的应用

1.观察法的定义和特性

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绩效审计方法,它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2.观察法在绩效审计中的适用性

观察法在绩效审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正在进行的审计事项:观察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获得审计项目如何运行的信息,适用正在进行的审计事项。

获取审计证据:观察法可以直接获得资料,不需其他中间环节,因此,观察的资料比较真实。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能获得生动的资料。观察具有及时性的优点,它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观察能搜集到一些无法言表的材料。

核实审计事项:观察法可以核实审计事项,比如通过对顾客购物行为的观察,预测某种商品购销售情况;观察顾客与售货员的谈话;观察顾客谈话时的面部表情等身体语言的表现。

3.观察法在绩效审计中的优缺点

观察法的优点包括:可以直接获得资料,资料真实且生动;能够及时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能够搜集到一些无法言表的材料。然而,观察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受时间、观察对象和观察者本身的限制,只能观察外表现象和某些物质结构,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不适应于大面积调查。

4.观察法在绩效审计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在实际的绩效审计中,观察法可以与其他审计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例如,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中,可以运用ABC管理法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应做到“全面考察,突出重点”,结合绩效审计的“3E”标准,既应考虑全面反映对财政专项资金运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考察和评价,又应根据审计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区分不同审计类别的内容,把握和评价不同的审计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观察法在绩效审计中的应用

总的来说,观察法在绩效审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核实审计事项,还可以提供真实且生动的审计证据,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然而,审计人员在使用观察法时也需要注意其局限性,并结合其他审计方法,以获得更全面的审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