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分析模型的应用
漏斗分析模型在电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户从首页进入最终完成支付的行为,大多需要经过几个环节,包括商品/浏览分类——查看商品详情——加入购物车——生成订单——开始支付——完成支付——回购商品。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转化率,我们需要做的是监控用户在流程上各个层次的行为路径,寻找每个层级的可优化点,提高用户在每个层级之间的转化率,最终来提高GMV。
在用户运营领域,漏斗分析对于用户行为的分析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产品上线后,关键的业务路径,都要进行漏斗分析,判断每个环节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例如,用户注册场景,从引导注册分享进入首页,往往在分享这个环节,转化率非常低,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是否放弃这个环节,或者有什么其他的优化动作。
漏斗分析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流量监控、产品目标转化等日常数据运营与数据分析的工作中。通过精细化运营策略,发现在运营策略某些方面的不足,并且便于洞察最有效的运营方案。另外,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反映出在产品设计层面需要调优的部分,以及通过行为路径间比较,发现最优“路线”。
AARRR模型是在用户增长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模型。它能够围绕用户,建立完整的用户生命周期,能够覆盖整个业务的全局,用户获取阶段完成了用户寻找,用户激活阶段完成用户的转化,留存和付费阶段完成核心用户收益获取,推荐传播阶段完成用户的传播。
除了上述应用领域,漏斗分析模型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游戏推广、品牌营销等。在游戏推广中,用户在用户商店,会看到推荐广告。点击广告页后会看到产品详情,如果用户下载,会到注册界面,之后会引导用户游玩并进行充值等活动。这个流程一共有如下步骤:点击广告页——用户注册——用户游玩(活跃)——用户付费。这个过程就可以描述成一个漏斗。
总的来说,漏斗分析模型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分析方法,它能够科学的评估一种业务过程,从起点到终点,各个阶段的转化情况。通过可以量化的数据分析,帮助业务找到有问题的业务环节,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