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疗法治疗疼痛原理

tamoadmin 球队新闻 2024-04-25 67 0

电疗法治疗疼痛原理

电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应用电流或电磁场来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疼痛。以下是电疗法治疗疼痛的基本原理:

电疗法治疗疼痛原理

1.中频电疗法

中频电疗法是应用频率为1kHz—100kHz的交流电进行治疗和康复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划分为等幅中频电疗法、低频调制中频电疗法和干扰电疗法等多种形式。

镇痛作用:中频电流可以兴奋周围神经的粗纤维,通过“闸门”调控,抑制传导疼痛感觉的细纤维,达到镇痛效果。此外,中频电流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局部致痛物质的排出,以及使人体释放具有镇痛作用的***样物质。

改善血液循环:中频电疗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这包括轴突反射和三联反应,即电流作用于人体表面时,电***经传入神经至脊髓后角,兴奋传出神经,使皮肤的小动脉扩张,导致电极下的皮肤表面呈现弥漫性发红。同时,肌肉的收缩作用和肌肉活动的代谢产物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中频电流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松解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有助于疼痛的缓解。

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低频调制波或干扰波能改变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导致细胞膜内外极性的改变,使膜电位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神经肌肉,产生肌肉收缩。

2.干扰电疗法

干扰电疗法是中频电疗法的一种形式,它兼有电频电流与中频电流的特点。不同差频的干扰电流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例如,90~100Hz的差频电流可以抑制感觉神经,使皮肤痛阈升高,有较好的镇痛作用;50~100Hz的差频电流可以持续扩张毛细血管与小动脉,改善血液循环,促使渗出物吸收;10~50Hz的差频电流可以引起骨骼肌强直收缩,改善肌肉血液循环,锻炼骨骼肌。

促进血液循环:干扰电流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这有利于炎症的消退、渗出、水肿的吸收。

镇痛作用:干扰电流可以抑制感觉神经,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研究发现,干扰电流作用于腰骶部时,全身的痛阈有所升高。

消肿作用:干扰电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是由于干扰电流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以及细胞内承担新陈代谢作用的细胞器所致。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利于炎症渗出液、水肿和血肿的吸收。

治疗和预防肌肉萎缩:干扰电流对运动神经和骨骼肌有兴奋作用,引起肌肉收缩,故有治疗和预防肌肉萎缩的作用。

3.脊髓电***疗法

脊髓电***疗法是通过弱电***脊髓神经,用一种***般的酥麻舒适的感觉覆盖特定的疼痛区域,阻断疼痛信号传到大脑的治疗方式。神经***器发出微弱电流,通过细柔的电极传送到脊髓附近的区域,以另一种如***般的酥麻感覆盖疼痛,从而阻断疼痛信号进一步上传,发挥治疗作用。

阻断疼痛信号:脊髓电***疗法通过微弱电流***脊髓神经,以另一种感觉覆盖疼痛区域,阻止疼痛信号传到大脑。

疗效明确:即便口服药物或封闭治疗疗效不佳,使用脊髓电***仍有希望控制疼痛。这种疗法的效果包括显著持续缓解腿痛与背痛、肢体功能改善、日常生活参与度提高、口服止痛药减少等。

以上就是电疗法治疗疼痛的基本原理。需要注意的是,电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疼痛,其疗效也存在个体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电疗法,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