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兴趣策略
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问题。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幅大的图画,画面里是一个果园,然后再准备一些水果卡片,让学生来贴一贴果园里水果的种植分布情况图。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设计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让学生动手实践。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搜集家里的废弃材料,自己动手制作,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教育资源为课堂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善用、用好数字教育资源,能起到事半功然的效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可以采用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的课件,通过游戏和多媒体让学生能很好掌握小数比较大小这部分的知识。
使用的新教材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贴近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注重知识的建构,有很多让学生实践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运用,合理点拨,能有效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数学统计”这部分内容时,教材的实践活动是先让学生亲自作调查、做实验、作策划,这样在学生的实践中悄然地就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衔接自然,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学习,变得更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掌握,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心理上要与学生接近,情感上要与学生产生共鸣。只有千方百计设法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在平时和学生相处中就必须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往。多和他们聊聊天,比如动画片、他们喜欢的故事、体育运动、以及家庭生活情况。这样可以很好的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体现老师的亲和力,尤其是学困生,老师不能动辄就是训斥,要循循善诱,多鼓励他们。
在每节授课前都明确地告诉学生当堂课的目标,有时还可写在黑板角上,一节课后再反过来检查是否达到这个目标。目标要体现大纲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范围,针对学生的情况确定,既具体可行,又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使努力学、专心听的学生,都能达到,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次上课时,要精神饱满,而且要面带微笑教学,热情、坦诚、话语亲切,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能使师生心理沟通,心心相印,感情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境界。
好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师生的交流,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设悬念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既要表扬学生的优点,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并给予指导。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适当的奖励或惩罚,以此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以上策略旨在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