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能打趴阿里。
博尔特在家躺三天都跑不过苏炳添。何况现在。
一天不练 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全世界都知道。
没有谁靠天赋跑958,也没有谁不练能跑983.
在昨天晚上进行的男子100米飞人大战中,苏炳添最终以破亚运会纪录的9秒92的成绩夺冠,实现了自己在大型综合比赛项目上0冠军的突破,同时也帮助中国的队拿下了田径赛场上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在我们庆祝苏炳添夺冠的同时,有很多体育迷在问,为什么苏炳添在决赛开始之前要拿一个小尺子在地上量来量去呢?
其实这个小尺子的衡量动作恰恰就体现了苏炳添的难能可贵,也是年过29岁的苏炳添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苏炳添在赛前拿着尺子在自己的6号跑道上不停的来回测量,其实这是他在调整自己的助跑器与起跑线之间的距离,只有把这个之间的距离调整到最佳,才能更好的帮助苏炳添起跑,达到一个最好的起跑状态。关于这个小尺子的还有很多故事,在昨晚听杨健老师解说的时候,他就透漏苏炳添在最近2年都喜欢拿着这个尺子去衡量助跑器与起跑线的而距离,听说这个尺子的精确程度已经达到了毫米的级别。而苏炳添反复的衡量也就是为了更准确地把这个距离调整到自己的最合适的距离,在其他运动员只会在赛场热身的时候,苏炳添显然在细节上下了更多的功夫。后面杨健老师还说道苏炳添的这个小尺子曾经在某一次比赛当中丢失过,但是因为习惯了小尺子的陪伴,苏炳添还是毅然决然的找回了自己的尺子。事实上今年他在外国跑出的9.90秒也好,9.91秒的亚洲纪录也罢,这个小尺子都是功不可没的。苏炳添最近2年在年纪增加的情况下,他的成绩反而逆势进步,可以说恰恰是多年训练与总结的结果。他在欧美训练的时候,为了继续提高自己的成绩,他强迫自己改掉右脚起跑的习惯,按照正常短跑运动员的左脚练起,同时他还在自己中途跑的过程中将摆臂技术做了进一步的改善,包括摆臂的幅度与角度。虽然开始经历了很多的困难,而且一度因为技术的改变还跑不赢欧洲女运动员,但是苏炳添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而且改变技术后的效果显而易见,成绩提高迅速。此前苏炳添还透露自己在田径世锦赛上因为抢跑而而无缘决赛,这让他的心里受到了极大的阴影,好在他自己通过看其他名将的比赛,通过与教练员的沟通,加上亲人的鼓励,苏炳添通过几年的努力,最终还是摆脱了这个心魔。可以说苏炳添的成功恰恰是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体现,他曾经在一度退役取得情况下,因为国家的需要,因为对自己的追求,因为还是燃烧的梦想,他还是毅然决然的继续拼下去。拿下亚运会金牌之后,苏炳添在赛后的在发布会上感谢了很多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憧憬,他希望自己下次可以跑进9.90秒以内,更希望自己再坚持2年能够站在东京奥运会的决赛圈上,跟那些欧美选手在比一比。这是中国飞人的愿望,也是大家对他的期许,无论如何我们坚定的相信,如此认真的苏炳添一定会继续带给国人更多的惊喜,加油吧!
图片来自网络,悟空独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