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博尔特记录片,博尔特纪录片

tamoadmin 比赛比分 2024-11-17 22 0

苏炳添和刘翔在世界短跑领域谁的影响力大?

影响力吗,肯定是刘翔大,毕竟是奥运会冠军,苏的最大成就是世锦赛亚军,就是今天早上刚刚获得的,可惜是室内世锦赛,影响力比室外世锦赛差了一大截,而室外世锦赛比奥运会又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苏的影响力是远不如刘翔的,但考虑到项目的差别,刘翔的项目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人种优势就不是那么明显了,影响力也远远比不上百米,所以苏炳添或者其他男子运动员如果能在室外世锦赛获得男子百米奖牌,那么影响力就会超过刘翔,这绝不是天方夜谭,多年前日本运动员就获得过世锦赛200米铜牌。

当然,这是比影响力,如果比人品,苏炳添要甩刘吃翔好几条街。

这种问题问中国人就一边倒了,问问老外才科学。刘翔名气大,但有几个老外会关注呢?就像现在2024我们有几个关心谁拿的110米栏的世锦赛冠军。苏炳添看似没什么太好成绩,但毕竟多次跟百米巨星同场竞技,说不定老外的认识度不像想象中低。

博尔特记录片,博尔特纪录片

毋庸置疑 刘翔的影响力更大 从成绩来讲 刘翔称霸110米栏 稳定世界冠军的位置 不断打破世界纪录 从而带领那个时代的很多人跑进13秒 反观现在 夺冠水平就在 13秒整左右 苏炳添的100米只是打破了黄种人的极限 突破10秒 并没达到刘翔的高度 两个人都是田径但是项目不同 成就影响就不一样

现在单论影响力肯定是刘翔更大


谢谢邀请,个人觉得,如果单论影响力的话,肯定是刘翔更大。毕竟他夺得了110米栏这个领域所有大赛的冠军,被很多老外和国内观众所熟知。可以说,他已经名声在外了。而苏炳添真正的出成绩也就是最近几年。


北京时间的2月26日,国际田联室内系列赛格拉斯哥60米决赛场上,苏炳添以6秒50的成绩再度问鼎冠军。这也是他一个月之内获得的第4个室内站的冠军头衔。状态火热的烫手,因为一个月之内连续的刷新纪录,也让媒体和短跑迷们拿来和刘翔做比较。

苏炳添还需要拿出好成绩来证明自己


坦白说,苏炳添在短跑领域的竞争其实要比刘翔大的多,身边都是欧美黑人高手,现在不知道他是主攻60米还是只是以赛代练准备100米的比赛。如果他主攻60米的话,现在来看是极有可能出好成绩的。新赛季的4连冠就是明证。


但是如果还是要参加100米的比赛,个人其实并不看好,虽然他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十秒大关的运动员(最好成绩9秒99),但坦率讲他跟世界一流高手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100米平路跑,地球上称谓的跑的最快的人的盛会,各路高手大神齐聚,压力可想而知的大。

所以,我觉得在影响力和成绩面前,苏炳添还稍逊一筹,除非他能拿下百米大赛的重要赛事冠军,才能与刘翔比肩。否则两人真的没有可比性。不过按照现在苏炳添强劲的势头,大有获得重要赛事冠军的好兆头,我们也希望他能夺得一个短跑领域的重量级冠军,到那时,就没有人说他不如刘翔了,在成绩面前,一切的流言蜚语自然会烟消云散。


毫无疑问,刘翔的影响力要大得多。虽然在刘翔出现之前,110米栏,只能算是田径领域里的边缘项目,根本和100米不能相提并论。正是因为刘翔的出现和他取得的巨大成就,再加上中国日益增加的国际地位和庞大的商业市场,极大地增强了110米栏的地位。

刘翔是110米栏的大满贯得主:奥运会、世锦赛、国际田***决赛、世界纪录全都拿个遍,可以这么说,刘翔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亚洲田径运动员。

后刘翔时代,苏炳添成为了中国田径的领军人物,他是第一个跑进9秒区间的纯亚洲人,他在15年北京世锦赛上,以9秒99的成绩,成为了世界三大赛上第一个站上100米决赛跑道的黄种人;他带领接力队还取得了银牌,是亚洲队在大赛上的最好成绩。

里约奥运会后,苏炳添本来萌生了退意,去年10月,他与青梅竹马的女友大婚,最近,他的竞技状态火热,连续四站取得60米室内巡回赛冠军,并两破亚洲纪录。

以苏炳添现在的状态,完全可能再创造新的纪录,让我们期待他的佳音吧!




您的关注、点赞和点评,将会给新手小编无穷的动力。

你怎样看对孩子的教育〞赢在起跑线上,输掉一辈子。〞?

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先讲一个关于我和女儿的故事:

我女儿从小聪明、活泼可爱。她四岁多时,我和她爸爸因为一些原因分开了,我独自抚养女儿。孩子是农历八月生的,看着她拼音和算术都还好,我就想着让她不读幼儿园,直接上一年级。

我请我们校长跟小学的校长说了一下,孩子就顺利的上了一年级。看着比一个书包高不了多少的女儿独自一人上学,我心里真的是很心疼,但每次考试她都能考上九十几分甚至一百分,我又很开心。我甚至觉得我女儿就是一个小神童,一个五岁左右的孩子比七岁左右的孩子成绩都要好。

我自己是老师,所以特别希望孩子每次都考100分,因为一年级的课程,我觉得她都懂了。可是孩子的表现并不如我所愿,进入二年级后,孩子的考试成绩越来越差,直到三年级时期末考试数学才五十多分,我惊呆了。

假期里,我开始拼命给孩子补习功课,我对她十分严厉,做不好是要挨手板的。弄得孩子见到我就发抖,写字都不会动笔了。

后来,我在辅导她做一个数学中求表面积的题目时突然发现,孩子对这个东西完全没有概念,她的认知能力没有达到正常年龄孩子的认知能力。是我对孩子拔苗助长了,我及时反省自己,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经常带孩子出去看看,陪孩子了解一些新事物。渐渐消除孩子对我和对学习的恐惧感,慢慢地我那个活动可爱的孩子又回来了。

后来,考虑到孩子年龄实在小了一些,我就让她复读了一个六年级,现在孩子都参加工作三年了,可还不到24,也算是参加工作很早的了。

回想当初,如果我强逼着孩子学习,即使当时的成绩有可能考赢别人,但一定没有现在的自信和开朗。我庆幸自己没有执意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灌输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不用说寒暑假没有,就连周末也得转战于各个培训机构,弄得孩子身心疲惫。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还会换来家长的责骂。

不知是谁说过“不要把自己末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的确,有些家长之所以把孩子逼得如此累,完全是想孩子出人头地,给自己争光。唉,孩子也是太可怜了!

看似这道题很简单,顺口能成章,但真正回到答题时,却筆重如山!

如果我们对孩子教育出发点为:努力学习,知勤知勉,成人后用学来的知识为祖国建设增砖加瓦,争做一代德、智、体、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样的回答肯定有人会不屑一顾,风凉话、讥讽语会铺天盖地,现在是什么年月,什么时代,你的思维还停留在的五六十年代!

如果按现在人的思想教肓,回答应该是这样的:好好学习,不负凤愿,将来考个理想中的院校,钱途似錦,光宗耀祖,为出人头地,为理想美梦,为富裕人生,其乐无穷!

回答完了,不知该删除上面哪一段?

好为难!

谢邀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意思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那么,谁经常说这句话呢?最多的可能是课外辅导机构的老师、营销人员,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很清楚,课外辅导机构抓住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销售“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让家长投资课外辅导班,否则会输掉一辈子。从这一点上看,这是课外辅导机构的一点营销策略而已。

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起跑线赢赢在那?输又输在那呢?赢和输又和一辈子有什么关系?

按照传统观点认为,所谓赢在起跑线上,是指琴棋书画、奥数、英语等等一样不能落下,如果你没有报英语、没有报奥数、没有学琴棋书画等等,你的智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人家会你不会,你就会跟不上,所以就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上都输了,所以就会输一辈子。

这种逻辑推理成立吗?当然不成立。

如果课外辅导班、单纯的学习成绩就能改变孩子的命运,那么就不会有马云、也不会有俞敏洪,因为他们小时候没参加什么辅导班,成绩也不怎么样,都是考了三年才上大学。在国外也不会有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等,他们的家庭也没有创造那么好的条件,并且大学都退学了。

如果课外辅导班能改变孩子命运,那么普通老百姓永远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因为我们能创造的条件永远不可能比过富二代、官二代,因此社会阶层也会固化,不可能流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