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共有金牌1块2024,银牌1块,铜牌1块,每个获奖队上场人数不同,所以每个队获奖牌数也不一样。短道速滑混合接力比赛每个队可报6名队员,但比赛时只能上场4名队员,这样有的队所有比赛只上4人,有的队上过5人,有的队上过6人,根据规则,获奖牌的队上过场的动员都将获得奖牌,所以芤奖队有的是4人获奖牌,有的是5人获奖牌,有的是6人获奖牌。
说实话,对速滑项目只是看热闹,不太了解具体规则,估计大家都差不多这样子,体育竞赛和战争一样都是有倾向性的,非要大家冷静并理性看待,那符合人性吗,可能吗?为什么任何比赛都强调主场优势呢,裁判是主要原因吧。其实也不必太过激动,4年后轮到我们,就怕某些人再要表现什么泱泱大国情怀,而值我等屁民情绪于陋室。
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犯规,避免盲目的爱国情怀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继韩国队后第二个冲过终点线,本以为拿到银牌的中国队却被判犯规。
一、中国队确属犯规。在最后一次交棒时,范可新在身位上落后于韩国队崔敏静,位于外侧的范可新左肩及左手出现了连续的阻挡动作,新规则的判罚标准,只要是试图超越的动作没有达到绝对"干净",出现了身体接触,这就给了裁判判罚的空间。而本届冬奥的短道速滑裁判组很严格,大家从10多个国家的运动员几十次被判罚中也有所了解,并非针对中国队,如东道主选手崔敏静在女子500米决赛中也被判罚犯规。中国队此次犯规最多,不是什么韩国阴谋论,恰恰说明中国短道速滑队教练与队员的能力尚需提高,要研究透新规则判罚尺度……
二、韩国队未犯规。韩国队员在交棒时候摔倒,并影响到身后加拿大两位队员的交棒过程,这属于赛场意外情况,交棒后摔倒影响他人均不属于运动员有意为之,所以没有判罚。
三、加拿大队犯规。因为在冲线的时刻,当崔敏静和范可新即将通过终点时,加拿大的队员仍处于两人的滑行线路上,这是明显的赛道内阻挡犯规。
四、为中国拿下冬奥首金的大杨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平昌冬奥会的判罚并没有针对谁,也没有任何的倾向性,换而言之,需要适应的是中国队自己。
五、中韩两国及两国的短道速滑队虽有过一些恩怨,冷静后我们该想想,奥运会比赛8人裁判组不会毫无根据做出犯规判罚,尤其是关于奖牌的判罚。
六、国民盲目的爱国情怀,不客观,有危害,认真总结经验及教训,让这一次滑铁卢式的惨败,转化为积极的因素,促进中国体育的发展,更促进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咱们泱泱大国靠的是硬实力。
感谢邀请。女子3000米短道速滑接力赛在一片争议中,裁判将冠军判给了韩国队。比赛已结束,韩国是否完成交接,韩国是否犯规,中国是否犯规都不能改变比赛结果了,但这届冬奥会必定会成为最具争议的一届冬奥会。所有的运动会因为财政问题,观众人数,观赛热情问题,都会或多或少的对东道主有所照顾,但如此明目张胆的,不计规则的,不择手段的打压他人,偏袒韩国的现象使人感到震惊。仅仅就短道速滑这个项目来说,运动员在高速,激烈的追逐,抢位过程中,本身就是难免会有身体接触,但只要和韩国有接触,就是对方犯规,取消成绩,保送韩国。这种偏袒在3000米接力决赛中达到顶峰。这样的奥运会完全违背了设立的初衷,亵渎了奥运精神,不办也罢。
谢邀,自己对3000接力这个项目不是很了解,但此次冬奥会裁判组对中国的“特别照顾”是毋庸置疑的。就像在足球和篮球这些身体对抗十分激烈的运动中会因裁判个人判罚力度不同做出不同处理决定一样,既然中国队有没有犯规争议那么大,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中间问题,处于灰色地带,但既然裁判对你“特殊照顾”,那就叛你犯规吧